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信奉长期价值理念,坚持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民主化公司管理模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葡萄膜炎眼底血管改变量化全剖析—图湃全域扫频OCTA再添大作

葡萄膜炎眼底血管改变量化全剖析—图湃全域扫频OCTA再添大作

【概要描述】Behçet疾病(BD)是一种多系统炎症性疾病,通常与血管异常有关,涉及各种器官的各种大小的血管。SS-OCTA联合FA可为BD患者大范围眼底血管改变提供新的见解,并被推荐用于涉及视网膜、脉络膜或两者的眼部疾病的检查。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培增教授团队运用图湃新一代40万速度的全域扫频OCTA技术,单次扫描15秒内即可获取24mm×20mm(FOV为81°×68°,相当于眼内角120°)

葡萄膜炎眼底血管改变量化全剖析—图湃全域扫频OCTA再添大作

【概要描述】Behçet疾病(BD)是一种多系统炎症性疾病,通常与血管异常有关,涉及各种器官的各种大小的血管。SS-OCTA联合FA可为BD患者大范围眼底血管改变提供新的见解,并被推荐用于涉及视网膜、脉络膜或两者的眼部疾病的检查。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培增教授团队运用图湃新一代40万速度的全域扫频OCTA技术,单次扫描15秒内即可获取24mm×20mm(FOV为81°×68°,相当于眼内角120°)

详情

 

 
 
 
 
Behçet疾病(BD)是一种多系统炎症性疾病,通常与血管异常有关,涉及各种器官的各种大小的血管。SS-OCTA联合FA可为BD患者大范围眼底血管改变提供新的见解,并被推荐用于涉及视网膜、脉络膜或两者的眼部疾病的检查。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培增教授团队运用图湃新一代40万速度的全域扫频OCTA技术,单次扫描15秒内即可获取24mm×20mm(FOV为81°×68°,相当于眼内角120°)的高清眼底血流成像。定量分析评估静止性Behçet葡萄膜炎(BU)眼底9个解剖位置的血管密度变化情况,在国际期刊《RETINA》上发表论文标题为《Analysis of vascular changes of fundus in Behcet‘s uveitis by widefield 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广角OCTA血流成像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对白塞葡萄膜炎眼底血管变化的分析),第一作者:郭娑。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可以特异性地成像脉络膜血管,但它不能清晰地可视化和量化脉络膜的每一层,对脉络膜循环的描摹价值有限。幸运的是,新开发的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CTA)设备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提供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的无创和快速的深度评估。但传统的光谱OCTA使用大约840nm的波长,仅适用于视网膜微结构的可视化。由于以往的商用OCTA仪器在深层脉络膜血管层的可视化技术的限制,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CC)上。
图湃的SS-OCTA设备具有1060nm的长波长和每秒40万次A扫描的快速扫描速度,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视网膜血管,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包括Haller和Sattler层在内的深层脉络膜血管。此外,超广角SS-OCTA可检测后极及周边眼底血管灌注,对血管病变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项技术通过对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层的解剖和病理特征的活体研究,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整个眼底的认识

 

图一:24mm×20mm OCTA扫描及FA图像, 46岁男性,BU,病程5年。

 

 

A. 24mm×20mm OCTA 9个位置显示颞上方眼底部分无灌注区。

B. 24mm×20mm OCTA拼图显示颞上方眼底无血流信号区(箭头)。

C. FA拼图显示与SS-OCTA识别的渗漏和无灌注区相对应,视网膜周围血管渗漏(箭头)。

Behçet疾病(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炎症和血管阻塞的反复发作,涉及多个系统,包括口腔、眼睛、生殖器、皮肤和其他重要器官。由于Behçet葡萄膜炎(Behçet uveitis BU)是一种涉及整个眼底的疾病,而不仅仅是黄斑,因此需要广泛的眼底检查来全面准确地描述这种疾病的特征。
在本研究中每个受试者进行两种OCTA扫描成像模式,包括6mm×6mm扫描和24mm×20mm扫描。
 
在6mm×6mm扫描中,自动测量包括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大小,在浅层视网膜血管(SRV)和深层视网膜血管 (DRVs)下独立测量,FAZ周围300um宽度。FAZ周围300微米宽度(FAZ300um)定义为FAZ周围300微米宽度内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数据显示BU组视网膜浅层和深层FAZ大小均大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D组视网膜浅层和深层FAZ300um均减少。视网膜浅部和深部中心凹无血管区大小与BCVA (logMAR)呈正相关。此外,视网膜浅层和深层的FAZ300um与BCVA呈负相关(logMAR)。
    在24mm×20mm扫描中,内置软件的9格量化工具自动将眼底分为9个解剖位置,包括鼻上位置(SNL) 、上方位置(SL)、颞上位置(STL)、鼻侧(NL) 、黄斑中心(center macula)、颞侧(TL)、鼻下位置(INL)、下方位置(IL)、 颞下(ITL) (图1)。并且内置软件利用图形识别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自动分层算法对视网膜和脉络膜各层次进行精准分层,准确识别出每一层,分为视网膜浅层血管(SRVs)、视网膜深层血管(DRVs)、脉络膜毛细血管(CC)和脉络膜大、中型血管(LMVC)四层,每个层次自动精准计算血流密度(VD)。VD越高,颜色越暖,VD越低,颜色越冷。
24mm×20mm OCTA扫描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U患者STL所有四层的VD都有所下降, 在TL、ITL和INL中,BU中SRV、DRV和CC三个层的VD均有降低,但在LMVC中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降低。在SL和NL, BU患者仅在CC中发现 VD下降。两组黄斑中心、IL、INL,3个部位各层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 6 ~ 0.85)。在24mm×20mm OCTA扫描中,与对照组相比,BU患者的四个部位的SRV和DRV、六个部位的CC和一个部位的LMVC均观察到VD下降这些结果表明,与其他部位相比,STL、TL、ITL和NL上部缺血更为明显,特别是在STL,四层VD均降低。

 

图二:24mm×20mm OCTA扫描SRV、DRV、CC和LMVC层的血流密度图

A. 46岁男性BU患者,SRV和DRV的SL、TL、ITL ,VD明显降低。

B. 38岁男性BU患者,广泛周边视网膜的SRV,DRV 和CC,VD明显降低。

C. 38岁男性健康人正常血流密度图。

 

总结:本研究表明,静止性BU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中的小血管和脉络膜中的大血管都受到影响VD下降就是明证,周边眼底CC层的VD降低最为明显。中心凹无血管区大小和FAZ300um可作为视力预后的预测指标。FA进一步支持SS-OCTA观察到的结果显示血管渗漏和视网膜无灌注更可能发生在周眼底SS-OCTA联合FA可为BD患者大范围眼底血管改变提供新的见解,并被推荐用于涉及视网膜、脉络膜或两者的眼部疾病的检查

 

 

 
 
 

原文作者:

郭娑(第一作者)等;杨培增(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新闻编辑:,图湃医疗

内容校对周健,图湃医疗

相关资讯

© Copyright 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