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信奉长期价值理念,坚持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民主化公司管理模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视网膜上的“小酒窝” — 内界膜剥除术后OCT与Enface的特征性表现

视网膜上的“小酒窝” — 内界膜剥除术后OCT与Enface的特征性表现

  • 分类:图湃画廊
  • 发布时间:2023-02-09 11:1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视网膜上的“小酒窝” — 内界膜剥除术后OCT与Enface的特征性表现

【概要描述】

  • 分类:图湃画廊
  • 发布时间:2023-02-09 11:12
  • 访问量:
详情

π兔快来看看我40万速度扫频OCT采的这个图,好漂亮哟!

1

哇!确实!北溟·鲲,这是什么病变呀?!


 

这得请我们北京医院喻晓兵主任的博士生张悦老师好好说说啦!

这是喻主任的患者,让我做了相关资料整理。

 

患者基本资料患者为78岁女性;视力右眼0.2,左眼0.6;眼压右眼16.7mmHg,左眼13.4mmHg。曾于5年前行右眼黄斑前膜剥除术,术后恢复可。本次就诊经过全面综合性检查,诊断结果如下:双眼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右眼黄斑前膜剥除术后,右眼玻璃体腔注药术后,双眼人工晶体眼。

 

1就是这个病例在视网膜表层EN FACE图上的影像表现,是由于视网膜内层缺损造成的。结合OCT就更加一目了然。

 

OCT在这!看我高清辐射扫描,长12mm,景深3mm!

 

2

看这些OCT,围绕中心凹以外很多视网膜的内界膜已经剥离了,神经纤维层部分结构有缺失,形成不再光滑连续的现象。这些神经纤维缺失的部分正好对应着EN FACE图上一个一个的小坑。

这种眼底改变最早是由Tadayoni等人在2001年剥除视网膜前膜后首次发现,其外观特征为沿视神经神经纤维走行的深色弧形纹,并称之为解离视神经纤维层(dissociated optic nerve fiber layer , DONFL)。目前命名没有统一,部分学者将其命名为 inner retinal dimples(内层视网膜酒窝)

酒窝?哇哦~ 好形象!

张老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呢?

研究发现内界膜剥除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黄斑裂孔和高度近视患者在内界膜剥离后可能更容易出现,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手术操作的损伤、内界膜脱离、术中使用染料对内界膜进行染色和气体填充等引起的损伤有关

张老师,这么一说临床上应该比较常见呢,因为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高度近视等患者数量还是蛮大的。为什么以前没怎么关注过呢?尤其是如此漂亮的“小酒窝”。


这是因为目前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并不会经常使用EN FACE OCT成像进行评价,但我们发现EN FACE图像更容易识别视网膜内层的缺损,继而评估其与横截面OCT图像的关系。EN FACE图是视网膜3D扫描技术,是一种新的影像模式,在OCTA对视网膜各层精准分层技术出现以后其临床价值逐渐凸显,因而被重视起来。不同于OCT断层结构的展示,它可以提供匹配视网膜某个层次的冠状面信息,拓展了病灶观察的视角。EN FACE展示“小酒窝”是直观漂亮的。

是的,我可不止OCTA这一个绝活喔!EN FACE 也是我的本领之一,以12mm*12mm OCTA的数据为例(图3)。

左上是视网膜表层血流(ILM 0-IPL 9um),右上就是其对应的EN FACE图,即视网膜表层,与OCTA影像相比它体现的是结构的变化,比如内界膜剥离导致视网膜内层结构缺失,就会显现出许多“小酒窝”似的小坑。

3

是的,而且如果将分层线调整一下,就会观察到不同部位视网膜内层缺损程度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小酒窝”变化。

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可以先把分层线的上下边界都设置成“ILM 0”,然后逐步将下边界视网膜外层调整,就可以看到“小酒窝”的演变啦!

4

哇哦~好神奇!不过我有个疑问,神经纤维层结构缺失会不会造成视功能损伤呢

目前这一病变对于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并无确切结论。部分研究认为其对患者视功能没有影响,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可能会导致黄斑中心凹周围视功能的变化,在微视野检查中表现为暗点。

明白了!

不过我觉得,随着北溟·鲲这个40万速OCTA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OCTA采集后自带的EN FACE影像对这类改变发现得越来越多,可研究和随访的病例数量越来越多,这个研究一定会有新的进展。

是的,好期待!

张老师我还有个疑问。内界膜剥离后结构有缺失,形成 “小酒窝”,那视网膜表层血流会有异常吗

我来展示下视网膜表层(ILM0-IPL9), 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血管网(ILM0-NFL9)吧。

5

看起来似乎对应区域的血管还可以嘞?

这个病例是这样的,不过也许毛细血管密度研究也是这类表现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对微视野有暗点的病例。

是的!我会做好这一方面的数据采集,期待新发现!

期待!最后一个问题,张老师我刚刚在OCTA里面看到了对应的OCT,黄斑区视网膜深层也是有异常的呢。

对的。这就是OCTA的魅力。一次采集,OCT,OCTA,EN FACE 等所有影像信息以及厚度体积血流密度等量化全有了。而且北溟·鲲高清OCTA里面,每一帧OCT断层都非常高清,哪怕单独拿来用于诊断也完全没有问题。你看图6是从OCTA里面导出来的OCT断层,无论是24mm的超广角,还是12mm广角里的,都非常清晰。

6

从图中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视网膜RNFL层结构缺失,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网膜下积液,扁平不规则PED,并且脱离的RPE下呈现出均匀的高反射,这种情况我们就要高度怀疑有新生血管了。直接点击到“无血管层”,事实确实如此,在本不该有任何血流信号的“无血管层”出现了形态清晰的血管。这是一个标准的隐匿性CNV

看,咱们的北溟·鲲本领大大的呀!

哎呀,害羞   

谢谢张悦老师!今天学到了好多知识,好开心,我想唱歌!“小酒窝北溟·鲲,迷人到无可救药”!就是要用更好的设备,探索迷人的眼底世界。

哎呀,喻主任来了,喻主任请您评价下我们今天的讨论吧。 

你们讨论的很好。其实,OCTA这项技术主要的特点是对血管进行分层分析,它蕴含十分丰富的信息。以北溟·鲲为例,单张24mm*20mm的超广角OCTA除了视网膜各层血管网,脉络膜各层血管网,还能提供对应的EN FACE 图。EN FACE图这种影像模式,不仅对今天这例视网膜内界膜剥离的病例非常适合,而且还适用于像黄斑囊样水肿的花瓣样囊腔,糖网的视网膜中层硬性渗出,PAMM的蕨类植物样改变等等的观察,其临床价值同样不可小觑。

以往受限于OCTA的扫描速度很慢,在临床中很难广泛开展,所以很多这类的改变会被忽略。随着北溟·鲲进入我院以后,其40万速的扫描速度很好的解决了效率问题,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这类改变。你们可以整理一下收集到的病例,做个“视网膜上的小酒窝”的展播。

7北京医院内界膜剥除病例集

 



张悦 博士

  •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医院眼科

  •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级眼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

  •  
  •  

主要研究方向:眼底病,青光眼。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Br J Ophthalmol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等期刊发表SCI文章3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参与国内学术会议发言两次。

  •  

喻晓兵 教授

  •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  
  •  

北京医院眼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  
  •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通讯编委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 Copyright 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