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来源
胡洁教授 蒋欣桐医生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患者信息
54岁女性,因“右眼视力下降伴黑影飘动2个月”就诊。双眼矫正视力:右眼 0.3,左眼0.6; 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4mmHg。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右眼玻璃体下方积血,视网膜颞侧可见一巨大圆形隆起肿物。
相关影像学检查如下:
眼底照相
·右眼巨大肿物表面光滑,少许色素沉着(黄箭头),其上可见血管,部分遮挡黄斑。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右眼瘤体早期见双循环征、荧光渗漏不明显;中晚期瘤体可见渗漏,晚期高荧光。
ICG荧光造影(右眼)
·早期见瘤体内粗大迂曲脉络膜血管;晚期呈高荧光改变B超&多普勒超声
·右眼玻璃体混浊、肿物大小呈10.5*9.6mm,边界尚清,呈“蘑菇状”,“挖空现象”·肿瘤内部见血管及滋养血管信号(箭头)。MRI
·MRI: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PET-CT: 右眼脉络膜病灶代谢略活跃,疑恶性病变,除此以外全身未见明确提示恶性的异常代谢活性增高区域
诊断与治疗
有别于典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棕黑色、早期斑片样高荧光、MRI呈 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顺磁现象),该患者的瘤体具有少色素、早期渗漏不明显、MRI呈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等特点,经眼肿瘤专科会诊,认为无色素性脉络膜黑色素瘤可能性大,考虑目前瘤体较大,转移风险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遂行右眼球摘除术并送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
镜下所见:瘤细胞多边形、圆形、不规则形,胞浆丰富,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粗,可见核仁,异型明显,肿瘤色素分布不均匀。明确诊断:右眼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我们仍在思考
1、相对于有创且繁琐的造影、磁共振等检查手段,迅速发展的OCT/OCTA成像技术能否为肿瘤成像提供助益?
2、与扫描范围局限的普通频域OCT相比,全域OCT能否更好的提供肿瘤整体结构信息?
3、OCTA能否对肿瘤血管进行全方位、立体成像?
普通频域OCT
·单线扫描最大范围16mm,扫描深度2~3mm, 单次只能对重点区域进行扫描(黄斑和视盘)、不能呈现完整的瘤体。
·该患者可见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下少许积液
400K全域扫频OCTA——北溟·鲲
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性功能:一
超广角24mm高清单线扫描
1.单线扫描范围长达24mm,可显示瘤体整体形态,内部血管管腔及空隙结构
2.扫描深度达6mm,可同时呈现黄斑和视盘区的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视网膜和脉络膜情况。
·本例患者可见完整的玻璃体后脱离(箭头)、视网膜前点状混浊
二
360°超广角高清扫描瘤体
三
超广角全域扫频OCTA瘤体血管成像
18x18mm全域扫频OCTA可清晰观察到瘤体内部粗大的血管血流信号。
全域扫频OCTA vs FFA
全域扫频OCTA可见瘤体表面血管迂曲扩张(箭头)
全域扫频OCTA vs ICGA
全域扫频OCTA可见瘤体深层粗大血管及细小的滋养血管(箭头)
四
全域扫频OCTA进入动态、3D时代
1、由浅入深的动态观察瘤体血管。
2. 瘤体“双循环征” 的3D呈现
— 视网膜血管(蓝色)和瘤体血管(紫色)
讨论: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根据瘤内黑色素含量不同,在MR表现上可分为4型:黑色素型、无色素型、混合型和出血型,其中无色素型仅占15%,较罕见。典型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根据瘤体外观、B超、MRI检查可明确诊断,但无色素脉络膜黑色素瘤与典型病变有所不同。由于缺少色素, MRI的“顺磁现象”不如典型脉络膜黑色素瘤明显。该患者肿瘤瘤体巨大,但FFA早期渗漏不明显,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可以与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神经鞘瘤和转移癌相鉴别。与普通频域OCT相比,本例中图湃OCTA利用其24mm超广角和成像深度达6mm的优点,可以直接扫描瘤体显示实性瘤体内部血管管腔及空隙结构,并通过18x18mm全域扫频OCTA可清晰观察到肿瘤表面和瘤体内部粗大的血管血流信号,并进行3D血管成像,这在监测肿瘤及周围血管变化,辅助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心得作为一种非侵入的检查方法,图湃全域扫频OCTA凭借其超广角、超深度成像优势,无需造影剂即可360度全面展示瘤体内部高清结构,清晰观察瘤体内部粗大的血管血流信号,构建3D血管成像,这为眼内肿瘤的研究、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了更安全、快捷、经济的技术手段。